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俄创新科技年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中俄创新科技年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载人航天
9月22日18时许,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受控离轨。至此,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任务全部完成,阔步迈进“空间站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载人航天相继取得了神舟十号应用性首飞、长征七号首飞、天宫二号稳定运行、神舟十一号航天员中期驻留、神州十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天舟一号推进剂顺利补加等一系列成就。一次次“中国高度”的刷新,彰显着国家工程的神圣和荣光。
2、蛟龙号探海
蛟龙号作为我国正在应用的唯一一艘深海载人潜水器,在探索深海中有重要作用。下潜深度是国家深海探索能力的象征,在世界科考作业型载人潜水器中,只有蛟龙号能达到7000米的工作深度。
3、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作为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的建成将中国天文学研究推向了一个更为深入的世界:它开创了建造巨型望远镜的新模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被认为能在未来10至20年内保持世界一流地位。它将推动我国天线制造技术、微波电子技术、并联机器人、大跨度结构等高新技术的发展。
4、超级计算机
每秒9.3亿亿次!这是“神威·太湖之光”的浮点运算速度。2017年6月,在德国发布的最新一期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中,“神威·太湖之光”凭借这一“超级速度”第三次出现在榜单榜首位置,实现三连冠。
去年11月,基于“神威·太湖之光”,我国科研团队完成的“千万核可扩展大气动力学全隐式模拟”应用项目获得了2016年超级计算机应用领域最高奖——“戈登·贝尔”奖,成为我国高性能计算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杭州g20峰会在2016年召开。
2016年9月,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11次峰会在杭州召开,杭州峰会围绕中国提出的“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的主题,取得一系列开创性、突破性成果。
2016年。
2016年9月4日-5日G20峰会在中国杭州召开。20国集团(G20)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于1999年9月25日由八国集团(G8)的财长在德国柏林成立,于华盛顿举办了第一届G20峰会,属于非正式对话的一种机制,由原八国集团以及其余12个重要经济体组成。
峰会主题确定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
峰会影响
G20作为全球经济合作主要平台,对中国来说,是一个机遇。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新兴市场国家的代表,举办G20峰会中国可以代表发展中国家发声,借助“一带一路”、亚投行等与更多国家良性互动,实现与其他国家的共赢。国际峰会落户杭州将拉动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当地外向型经济和国际化水平。
中国在2005年和2016年举办过两次g20峰会。2005年北京峰会主要是各国财长和中央银行行长的参加的,主要讨论金融财经问题的。而2016年杭州峰会是各国首脑参会,研究的话题也更广泛,影响力也很大。
2016年
会议宣布由中国主办2016年峰会。
峰会第一次围绕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系统性行动计划;峰会还将发起支持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合作倡议。对“发展”和“可持续”的高度重视,不仅是中国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作出的独特安排,也让个别发达国家回到G7或G7+治理结构的企图变得不可能,为推动国际秩序朝向更加公正、合理、包容、可持续方向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俄创新科技年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俄创新科技年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