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一切都会堕落,一切都会堕落;年,一切都会上涨,一次又一次的反转。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半导体。
在过去的一年里,这个行业经历了两个不同的时期。上半年还存在各种缺芯、价格飞涨的情况,但到了下半年,却突然转变为库存高、需求不足、业绩不佳、股价暴跌。
然而,风险上升,机会下降。
经过半年多的调整,半导体周期反转已经不远了,抄底的机会就在眼前。
01
股价已见底
说到抄底,首先要确定是不是抄底,否则就会出现半山抄底的悲惨情况。
那么问题来了,半导体板块到底好不好?
众所周知,半导体是周期性行业,遵循需求-价格-产能-价格-产能下降的传统周期。从低谷到高峰的上升周期为1-3年,而从高峰到低谷的下降周期为1-2年,整个周期需要4-5年。
穿插这个周期的关键指标是库存。
股价通常提前半年反映实体的经营状况。也就是说,当半导体行业库存见底时,股价通常会提前半年见底。
疫情发生后,由于居家人数增加,消费电子需求旺盛,加上供应链中断,半导体进入量价齐升的阶段。超级上涨周期来临,众多下游终端厂商需要争夺芯片。
然而,循环是有起有落的。随着疫情缓解、供应链恢复,消费电子需求开始下降,半导体周期也出现了新的变化。从行业库存数据变化来看,半导体库存将在年中期开始积累,反映出行业供给开始超过需求,对应上图中的红线。
据Wind三季报统计,年三季度末,半导体领域158家企业中,44家企业库存环比增长超过20%,7家企业库存环比增长率超过50%。以威尔控股为例,年末,公司库存87.81亿元,为五年来最高,较上年增加35亿元。但年一季度至三季度,其库存进一步增加,分别达到104.7亿元、126.4亿元、141.1亿元,环比增长20.7%、11.6%。因此,公司计提了近5亿元的存货跌价准备。
库存太多了,就必须去库存,所以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半导体行业一直在做这个工作。半导体公司股价普遍在年下半年见顶,随后进入持续下跌。这也验证了这个半导体周期将在年中期达到顶峰。
威尔股份股价走势:
如果仅从常规周期时长来看,这波去库存从年中期开始,大约需要一年时间才能完成。对应的完工时间是年中期,现在才过半。换句话说,半导体厂商仍处于去库存阶段。
在韦尔控股上个月举行的电话会议上,透露了一条非常重要的信息。公司预计去库存工作将于年中期完成,这也证实了我们的判断。
所以,结论是显而易见的。
如果我们看半导体库存周期,现在还没有见底,要到今年年中才能见底。不过,从提前半年的股价反映格局来看,半导体企业很可能已经处于底部区间。
02
积极的表现
股价触底后能否反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体经营何时进入上升周期。
目前来看,半导体行业的需求预期是积极的。
放开后,经济复苏的预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感染高峰期已经过去。随着国家进入经济斗争模式,近期公布的各省市经济增长目标普遍在5%以上。部分省份甚至超过6%,今年的经济增长很可能比去年强很多。全球一些经济机构和国际投行均调整了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
半导体与消费电子的需求密切相关,最根本的支撑力量是宏观经济。去年消费电子产品需求的下降是有目共睹的。家电、电脑、手机等重要终端出货量均出现负增长。其中,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萎缩17%,为十年来最差季度表现,而全年出货量则下滑11%至不足12亿部。
不过,这也在去年形成了较低的基数。今年,随着宏观经济、房地产业和居民消费的好转,恢复增长并不困难。
因此,从需求角度来看,清库存工作完成后,半导体重新进入上涨阶段是大概率事件。
另一方面,从已经公布的半导体企业年业绩预告来看,确实相当惨。
例如,威尔股份预计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亿至12亿元,同比下降73.19%至82.13%;公司预计年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万元至1.35亿元,同比下降96.63至97.75。
又如卓胜微,预计年实现营业收入36.8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0.59%。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13亿元-112.6万元,同比下降47.26%-57.23%。
两家公司股价较高位已下跌63%和59%,动态估值回落至36倍和46倍。保守计算,较历史估值中心低30-50%。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业绩、股价、估值的大幅下滑,充分体现了半导体行业的周期性低迷。只要需求有望恢复增长,半导体企业的业绩预期也会改善,股价就会进入。修复甚至新的上升通道。
现在,我们正处于这样一个时间点。需求在逐步增加,库存在逐步减少。今年上半年正在出清,可以预见下半年业绩将恢复增长。
03
现在正是抄底买入的好时机
从过去六个月半导体股价的演变来看,虽然有很多波折,但也有好消息。
首先,10月份股市暴跌,半导体股价也跌至低点。市场开始有声音表示,虽然距离库存周期还很远,但股价跌幅太大,可能提前反映出库存见底。随后,随着封锁解除和经济复苏预期,股市情绪好转,出现强劲反弹。半导体也随大盘上涨。
到11月中旬,有消息传出巴菲特抄底台积电,半导体板块受到催化进一步反弹。但后来由于缺乏相应的催化剂,股价进入盘整阶段。
进入年1月,半导体企业开始公布年业绩预测。毫不奇怪,利润基本上大幅下降。但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半导体公司的股价非但没有下跌,反而大幅上涨,反映出负面业绩结果已经耗尽。估值修复的逻辑也进一步验证了半导体股价探底的逻辑。
如果单看股价走势,10月份无疑是最低点。能在最低点抄袭固然好,但抄不到也没什么不好,因为当时的市场环境非常恶劣,下行压力很大,不确定性也很大,而且市场看法仍存在差异。
现在不同了。库存触底与股价触底的时间差距已经形成。越来越多的数据正在验证这个时间差距,市场不会对此视而不见。
更重要的是,目前半导体的股价和估值仍处于较低位置。估值修复动力依然充足,抄底价值依然很高。即使只是恢复到历史估值中心,仍有30-50%的上涨空间。
长期来看,即使估值修复完成,仍然不乏上升动力。
中期来看,随着经济进入新的上升周期,半导体行业景气度将持续上升;长期来看,国产替代将有更广阔的增长空间。这几天,高层集体学习再次提到要坚决解决技术瓶颈问题。半导体是这个话题中最重要的环节。
所以,一句话,半导体的短中长期投资逻辑就是,短期看修复,中期看经济,长期看国产替代。
这些背后的投资价值都相当高。
04
要复制哪一段?
按照产业链,半导体大致可以分为原材料、设备、设计、制造和封装测试。
其中,设计的议价价值最高。
由于设计公司去年业绩和股价跌幅最大,是去库存的主角,也是最先受到终端产品需求拉动的板块。
也就是说,设计公司有很大的修复空间,很容易从经济复苏中受益,业绩增长更有确定性、规模更大。同时,国内上市设计公司涉足高端芯片较少,大国博弈的风险相对较弱。另外,这些设计公司的芯片产品技术成熟,需求稳定,基本面相对较好,市场复苏相对容易,因此是不错的抄底对象。目的。
去年,周期性低迷严重,股价暴跌。相信很多半导体投资者都吃了不少亏。幸运的是,对于周期股来说,跌了就一定会涨。
现在,等了一年,是时候把失去的东西拿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