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车昨天发布了一组主题为“BeatU我怕黑车”的海报广告。代言人演员吴秀波、长跑冠军孙英杰等人在海报中举着“BeatU”的牌子,被指攻击竞争对手Uber。向竞争宣战表明,目前私家车的牌照政策问题仍未得到解决。事件
广告“太直接”引发争议
今年1月宣布投资25亿元进军互联网专车市场的神州专车,昨天发起了广告轰炸。 “毒驾、酒驾、犯罪驾驶,1%的风险,100%的伤害,别让自己成为黑车司机的公路游戏。BeatU,我害怕黑车!”广告图中,演员海清举着“No to U”的牌子。
该广告因攻击竞争对手优步而受到广泛批评。
前某媒体调查记者、主编、神州专车广告代言人之一的罗昌平昨日在微博表示,受邀拍摄神州专车广告形象照,当时一致认为该图片是公益性的。但当他看到这张照片时,强烈要求不要发布,并建议公司不要使用这样的沟通方式。昨天上午,他要求中国特车撤回所有照片。 “广告图片上的文字与我一贯的立场不符,我相信市场的力量。”
对于广告中指出的将私家车改装为专车且没有运输许可证可能产生的安全问题,用户有不同的看法。网友“BadBlood1984”表示,神州专车广告中指出的问题是有道理的。他曾两次乘坐私家车。有一次,司机的哥哥全身都是纹身。还有一次,车上除了司机外,还有两名男子,车玻璃上布满了纹身。黑膜让人感到极度不安全。不过,也有用户告诉记者,无论是打车、神州车、Uber车,遇到坏人的几率都是一样的。
更多用户抱怨神州专车广告文案本身和公关策略的失败。网友“豆豆里哥豆豆”表示,一群开着豪车的明星提醒大家拒绝无牌车。你不觉得这很可笑吗?他们了解过私家车司机的辛苦吗?眼尖的网友还发现,吴秀波的广告文案存在错字,将“怪异高粱”换成了“怪异树梨”。
Uber昨天表示,不会对神州专车的这组广告发表评论。
分析
滴滴快的成为赢家
TMT观察家魏无悔昨天指出,神州专车传播的问题在于,GR(政府公关)可能是成功的,但PR(公共关系传播)是失败的。瞬间淹没在大众的口水中,用GR方式做PR。和当年百度用GR对付Google一模一样。跨国公司Uber在政府公关方面确实并不成功。
对于这起备受争议的广告事件,私家车市场的大佬滴滴快的并没有发声。魏无悔表示,昨天的病毒事件,恐怕滴滴快的才是真正的赢家。易观国际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滴滴专车(含私家车一号)、易到用车、Uber占据中国私家车服务活跃用户覆盖率前三名。从业务角度来看,Uber根据车型的档次为中国不同用户提供不同的产品。神州专车广告文案针对的是Uber订单数量最多、价格便宜的人民Uber业务,而Uber的其他几项业务则与常规租赁相关。与公司合作,价格也对应中国私家车的平均价格。这是神州专车的直接竞争对手。
观察
私家车争夺战呼唤管理创新
不可否认的是,私家车混杂着多个私家车平台运营的快车和私家车。这些私家车和私家车主分别隶属于租赁公司和劳务公司,提供客运服务。但私家车当私家车用真的不安全吗?争议依然存在。
一位私家车平台内部人士告诉记者,目前私家车平台运营的车辆信息是透明的。私家车平台与租赁公司、劳务公司合作,加上乘客需求的示范效应,从而形成新的出行模式。各平台还建立了一套车辆和驾驶员的准入门槛、技术监控手段、保险和先行赔付保障体系等,这种专车不同于传统的“黑车”。
“我认为私家车管理最重要的思路是寻找新规则,在推动创新的同时找到动态平衡。”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高新民认为,监管部门对私家车必须越来越严。为了精准管理,如果未来政策放开,必须有统一的标准,明确私家车符合什么条件,可以作为专车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