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互联网金融探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互联网金融探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互联网金融的根本驱动因素就是互联网金融可以凭借互联网的优势而降低信息不对称。金融行业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资金很难流向中小微企业,而这一块市场就给互联网金融留下了空间。
IPO是企业上市融资的统称,而互联网金融是指通过互联网平台融资的项目。比如比较典型的P2P,花呗借呗,微信支付,支付宝等就是互联网金融,而IPO企业上市融资还没有互联网技术的时候就有了,虽然现代的IPO也采取一定的互联网技术,但是本质上不需要互联网技术也可以IPO,所以IPO不属于互联网金融。
优势与劣势如下:
1,成本低:互联网金融模式下,资金供求双方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自行完成信息甄别、匹配、定价和交易,无传统中介、无交易成本、无垄断利润。一方面,金融机构可以避免开设营业网点的资金投入和运营成本。另一方面,消费者可以在开放透明的平台上快速找到适合自己的金融产品,削弱了信息不对称程度,更省时省力。
2,效率高:互联网金融业务主要由计算机处理,操作流程完全标准化,客户不需要排队等候,业务处理速度更快,用户体验更好。
3,覆盖广: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客户能够突破时间和地域的约束,在互联网上寻找需要的金融资源,金融服务更直接,客户基础更广泛。此外,互联网金融的客户以小微企业为主,覆盖了部分传统金融业的金融服务盲区,有利于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4,发展快:依托于大数据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得到了快速增长。以余额宝为例,余额宝上线18天,累计用户数达到250多万,累计转入资金达到66亿元。据报道,余额宝规模500亿元,成为规模最大的公募基金。
5,管理弱:风控弱。互联网金融还没有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也不存在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不具备类似银行的风控、合规和清收机制,容易发生各类风险问题,已有众贷网、网赢天下等P2P网贷平台宣布破产或停止服务。 监管弱。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监管和法律约束,缺乏准入门槛和行业规范,整个行业面临诸多政策和法律风险。
6,风险大:信用风险大。现阶段中国信用体系尚不完善,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法律还有待配套,互联网金融违约成本较低,容易诱发恶意骗贷、卷款跑路等风险问题。特别是P2P网贷平台由于准入门槛低和缺乏监管,成为不法分子从事非法集资和诈骗等犯罪活动的温床。 网络安全风险大。中国互联网安全问题突出,网络金融犯罪问题不容忽视。一旦遭遇黑客攻击,互联网金融的正常运作会受到影响,危及消费者的资金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
互联网金融是指以依托于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一种新兴金融。互联网金融不是互联网和金融业的简单结合,而是在实现安全、移动等网络技术水平上,被用户熟悉接受后(尤其是对电子商务的接受),自然而然为适应新的需求而产生的新模式及新业务。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分析显示,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居民对互联网消费金融服务的认可度将进一步提高。因此,预测到2017年互联网金融消费市场将增加到2万亿元,到2018年则增加到3.8万亿元。消费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15年中国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突破30万亿元,依照中国的人口基数和消费需求,消费金融将是一个数十万亿级的巨大潜在市场。而大力拓展消费金融是当下热点,也是未来的潮流。消费信贷万亿市场规模在几年内仍将会实现翻倍增长。因此,消费金融领域内的各类市场机会吸引了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公司和小贷公司的目光,也使得这一市场逐步成为一个巨大的蓝海。现在消费金融行业正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
纵观整个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走势,净化的行业环境、透明合规的经营者、优秀的商业模式、成熟理性的用户这四个方面是互联网经济能够得以飞速发展的必要因素。展望未来的2017年,在互联网金融行业环境、平台定位、优质资产和用户这四个方面获得突破性进展,这是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清晰的发展路径。预计到2020年,互联网金融将中国基金投资理财覆盖率从3%提升至25-30%,基本与发达市场持平;将小微融资覆盖率从11%提升至30-40%,为超过3000万家目前未被覆盖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融资渠道。互联网金融是近两年中国金融行业最具活力的领域。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互联网金融行业专业分析请关注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18-2023年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互联网金融探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互联网金融探讨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