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镜门”、iCould泄密事件之后,网络隐私安全成为经久不衰的热门话题。尤其是在社交环境下,消费者不喜欢网络生活与现实生活的“无缝链接”,隔离成为核心诉求。近日,巧合的是,whisper中国CEO王宇成和LEO大师CEO张延东双双接受了南都记者的独家专访。一是以匿名社交网络的形式将消费者隐藏在网络世界之外;另一种是通过隐藏数据的方式,为物理世界中消费者的网络数据添加一道防火墙。虽然他们的业务逻辑有很大不同,但解决的痛点是相同的,那就是隐私保护是针对“熟人”的。
据W Hisper中国CEO王玉成介绍,他们最初的用户主要是情感类和问答类话题,“不能在熟人面前讨论的话题”。至于LEO Master的CEO张延东表示,“平台上隐藏的数据或软件,70%以上是社交信息。”
收入越高,需求越大
LEO将于今年第四季度进入中国,目前主要在东南亚、俄罗斯和美国发展。 “Privacy Guard的两个主要功能是应用程序锁定和数据隐藏。在东南亚宗教国家,70%使用应用程序锁定功能,而在美国,主要功能是隐藏数据。”张延东表示,虽然用户习惯不同,但反映的趋势是相似的。 “在东南亚,被锁定的软件50%是社交软件,20%是通话和短信,剩下的就是图片工具和电子邮件工具。至于美国隐藏的数据,70%是通话和短信,剩下的就是图片和视频了。”至于支付软件等其他工具,则基本没有必要隐藏。
“隐私卫士主要是为了保护熟人,不希望网上的一面被真正的‘熟人’看到。比如宗教国家的禁忌就比较多,比如中国人可能会‘防小孩’。其实,越高越好。”收入越高,对隐私的需求就越大。比如我们说,在美国市场,每个用户平均每天打开100次以上,相比之下东南亚国家,每个人每天打开20次以上。张延东介绍。
无独有偶,匿名社交网络也以高收入人群为主。根据360移动开发平台发布的《“异世界”匿名社交数据分析报告》数据显示,下载匿名社交软件前10名的机型均为高端手机,前三名的手机售价均在5000元以上。
王玉成表示,起初,whisper上出现的内容主要是情感类和问答类。 “这是一个不能在熟人面前讨论的话题。匿名可以让用户感到安全、无压力,更真实地表达自己,通过搭讪打破僵局的概率更高。”目前,W Hisper的全球版本也分为“Gay Community”和“Gr. Community”等新的社区功能,针对的是垂直细分的群体。
谨防熟人和软件
去年5月,当时最大的匿名社交秘密崩溃并宣布破产,这对当时流行的匿名社交网络造成了沉重打击。当时有分析认为Secret是一款基于通讯录关系链的社交软件。用户应该意识到,“人肉”的风险始终存在,这也是其活跃率逐渐下降的原因。
目前,W Hisper是针对陌生人的广场式匿名社交网络,但在中国,更多的是基于通讯录、脉脉、Toast等职场熟人的匿名社交网络。用户环境不同。 “匿名只是一种工具,关键是你想要更有效地社交什么样的关系。”王玉成表示,与熟人匿名交往主要满足好奇心,与陌生人匿名交往则满足倾诉。它更倾向于后者。 “不可否认,抱怨、造谣、勾搭都是匿名社交所必需的,但这种情况更多发生在熟人圈子里。”去年9月,《秘密》被苹果下架的主要原因就是其“负能量”。
王玉成强调,他们完全是基于陌生人。 “用户不需要注册,即使有黑客入侵,他也不知道发布内容的人是谁。” w hisper中文版《耳语》已推出2.0版本,主要基于位置信息。 “我们有一个核心功能‘相遇’,主要是通过追踪用户的GPS来确定用户在现实世界中相遇的次数。打开地图也可以看到相遇的位置。‘相遇’的次数’是我们最重要的推送权重,可以增加熟人关系转化率。”王玉成认为,这就是陌生人社交的核心诉求。
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是你知道用户每天的整个行程路线吗?这听起来不像监控吗?所谓的匿名不应该就是“完全匿名”吗?王宇成表示:“相遇次数、两人的兴趣爱好、甚至同一个圈子,都是提高陌生人转化率的有效手段,只是为了提供关联性。同时,Whisper只会记录见面的情况的地方,但不会存储用户的Route,只要不存储,就不可能被盗。”
事实上,苹果iOS 8推出后,基本上所有的APP都可以读取用户的地理位置,但是其他权限呢? “现在很多APP都有权限越界读取其他APP,这是非常危险的。”张延东举了个例子,比如短信读写权限,可以盗取你的银行验证码之类的。 “使用隐私卫士锁定的应用程序可以防止其他软件读取它们。”
张延东还解释说,LEO是基于APP之间的防火墙,系统级的权限,比如地理位置,是无法禁止的。 “系统级的权限防范一般是通过root或者越狱功能。从安全角度来说,我们不建议用户使用root。一旦你使用某个软件root,它就可以进入你的系统层,虽然它可以阻止其他软件它还拥有最高的权限,只要它想窃取,就可以轻松窃取支付信息和短信。